政策背景:2022年7月,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印發《金屬非金屬礦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2022年9月1日起施行)的通知,其中“礦井未建立安全監測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通信聯絡系統,或者已經建立的系統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或者系統運行不正常未及時修復,或者關閉、破壞該系統,或者篡改、隱瞞、銷毀其相關數據、信息”屬于重大事故隱患之一。
復雜的礦井環境對定位技術要求頗高,根據非煤礦山實際生產環境,四相科技利用自身定位技術優勢,打造的以UWB定位技術為核心的礦用精確定位系統,擁有開放的定位數據、GIS引擎、地圖管理、視頻聯動接口,可對接井下各大業務系統,助力礦山建設統一的智能化礦井平臺。
該系統采用自研高精度UWB定位技術,針對市場上UWB普遍存在的定位點位頻繁飄動的問題,對UWB芯片測量數據進行底層清洗,極大程度解決飄動問題,提高定位系統穩定性。同時兼容多維度高精度定位算法,可擴展性強,0維存在性檢測可降低部署成本,1維巷道精準定位和二維、三維定位,可為建設井上井下一體化定位系統提供條件。
同時,在2022年2月8日由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制定頒布的《關于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意見》,非煤礦要嚴格安全生產基本條件,明確要求“使用的納入安全標志管理的產品,必須取得金屬非金屬礦山礦用產品安全標志。”
四相科技根據配套定位系統,打造的包含人員/車輛定位標識卡、標識卡讀卡器、讀卡分站及便攜式搜救儀在內的一系列本安型礦用防爆定位設備,成功取得礦用產品安全認證。
四相科技礦用精確定位系統使用真實比例的GIS礦圖,搭配智慧大屏界面,可實現礦井下數據一體化展示,實現礦井下場景的真實還原,不僅能虛擬再現生產場景,還能實現對人員、車輛、設備、物資運轉的全方位安全管控,輔助礦企實現對井下目標要素定位相關數據的整體展現與把控。
四相科技利用位置數據協助礦企彌補從井上到井下的人員管理安全盲區弱點,同時通過與其他業務系統的集成,輔助非煤礦山構建完善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雙重預防機制,為傳統產業升級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助力非煤礦山智能化建設圓滿完成!
8月6日—9日,2025礦業前沿與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會在湖北黃石·聞泰花園酒店隆重舉行,年會主題為“大模型加速礦山數智化轉型”,四相科技攜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智能化方案與裝備亮相這場年度盛會。本屆年會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攜手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
港口作為全球物流樞紐,對經濟貿易、城市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為提升港口運營效率、安全水平,促進港口可持續發展,信息化轉型已成為必然選擇。一、建設人員定位系統的必要性?港口作業環境復雜、區域廣闊,且人員和機械設備交互頻繁,易出現監管盲區
醫療領域中,三大中心是指胸痛、卒中和創傷中心,為規范診療流程、加強區域協同、提升救治效率,信息化建設成為了促進三大中心高質量運行的重要基礎和質控工作開展的重要支撐。目前三中心建設全國已形成一定規模,但是在信息化建設質控指標上報方面還存在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