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兩年,“煤礦”這個原本快被人們遺忘的領域,頻頻進入大眾的視野。
華為在2020年6月份的時候,就宣布了全國首座5G智慧煤礦項目的落地,在華為這樣的巨頭與5G這樣的熱門概念加持之下,煤礦也一時間也成為了香餑餑,讓很多科技企業垂涎欲滴。
當然,要打造一座智慧礦山,包含的內容有很多,比如礦區的視頻監控、自動化設備以及定位系統,正是因為煤礦對于人員的安全有強管理需求,所以人員定位系統一直是智慧煤礦重要的一環。
而最近兩年大火的UWB定位技術,則在這個領域找到了良好的應用場景。
尤其是去年,煤礦行業發布了一個《煤礦井下人員定位系統通用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里面有一條指標為:“煤礦井下人員精確定位系統最大靜態定位誤差應不大于 0.3 m”。
這被認為是直接利好UWB定位技術,因為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無線定位技術中,能達到這個精度的也就是UWB。
一時間,行業從業者們都對UWB在煤礦這個領域抱有了極大的期待。
但,UWB煤礦這個市場真的有那么香嗎?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市場?筆者近日與成都四相致新科技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楊偉航就UWB在煤礦領域的市場前景進行了深度的交流,下文是筆者根據與楊總交流的信息,并結合行業的現狀整理而成。
談潛力,煤礦市場這只羊有多肥?
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對于各類技術供應商來說,評判一個行業是否有足夠多的市場潛力,就要看這個“甲方市場”體量大不大。
很明顯,煤礦市場的甲方就是煤炭企業。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0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業收入20001.9億元,利潤總額2222.7億元。
近年來,國家環保政策在逐漸加強,尤其是今年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對高排放的化石燃料使用會有更多的限制,這將導致煤炭行業整體數據在下滑,但不可否認的是,煤礦依然是一個很大的產業。
不過,應該指出的是,“智慧礦山”是一個涵蓋范圍很廣的概念,而又有多少是屬于UWB企業的份額呢。
目前全國有一定規模的煤礦大概有4000座左右,煤礦的規模大小不一,按照目前的市場來看,可以預估平均每座煤礦的基站需求是100個左右,由此可以預估煤礦基站總需求是40萬左右,煤礦礦工人數總體約400萬人左右,按1人1個標簽,UWB標簽的需求量約400萬個左右。
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終端用戶買單的價格),煤礦市場上,UWB的“基站+標簽”的硬件市場大約有40-50億左右的產值。
從絕對數量上來說,這并不算大,不過,這僅僅只是UWB硬件部分的價格,在智慧礦山領域,技術方案商能夠做的東西會更多。
更重要的是,因為政策的推動,煤礦領域對于UWB技術的投入是一個強需求。這相比于其他還處于“PPT”里面的市場,自然要香很多。
2020年9月,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更名為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統一管理煤礦、非煤礦山的安全監察工作,非煤礦山也將面臨安全生產管理與產業技術升級的全新局面。2020年10月,國家發布了《GB 16423-2020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規程》標準,為非煤礦山的安全生產管理明確了新的管理要求。這也將進一步拓展UWB在礦井這個場景的應用范圍。
三類玩家,如何競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市場的地方就會有競爭。
在煤礦高精度定位市場還沒有起來的時候,自然不會有太多人去關注它,而目前UWB在煤礦領域已經成為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市場,自然而然的吸引了一大波玩家。
楊偉航介紹到,在煤礦領域,因為資質門檻比較高,能直接接煤礦項目的是煤礦領域的集成商,而像四相科技(定位品牌:EHIGH恒高)這樣的技術供應商,直接的客戶群體是這類集成商。
所以,不難看出,煤礦領域高精度定位方案商主要有三類玩家:
第一類,是做專注于做UWB的技術方案商,四相科技就屬于這一類,這類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有成熟的UWB定位方案產品,并且研發能力都不錯。
第二類,是傳統專門做煤礦領域的技術方案商,比如說做視頻監控、礦井通信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等企業,這類企業的優勢就是在煤礦領域深耕,并且有不錯的渠道關系。
第三類,就是煤礦領域的集成商,這類企業最大的優勢就是有煤礦領域最珍貴的渠道資源。
楊偉航分析到,做一個三基站或者四基站的定位單元演示不難,但要實現上千個基站、上萬個標簽的系統項目難度就指數增加,尤其是還要保證產品的性能一致性,穩定性,以及軟件的適用性,都需要趟過很多坑之后才能實現。
所以,大的集成商, 要是愿意投入,肯定也能做,但是這符不符合經濟最優化,因為集成商要是花了很多精力,做出了一個比較好用的方案,只供自己使用并不劃算,而如果要拓展其他不同行業的市場領域,可能并不是這些集成商所擅長的。
總結起來,像四相科技這樣的方案商,具有3個層面的優勢:
第一,有成熟的產品,新玩家研發周期比較長,要比較長的時間成本。
第二,是產品的穩定性,一個UWB方案的穩定,需要很多項目實用之后,才能逐漸完善,并且客戶也都會很重視方案有沒有實際落地案例,這也是B端市場的特征。
第三,是性價比比較高,目前UWB的基站與方案價格在逐漸降低,對于方案商而言,四相科技可以提供性價比最優的方案,所以,集成商采購方案商,也更有性價比。
政策是催化劑,市場需求才是行業發展的根本
煤礦之所以在最近得到了大量的關注,與政策的強推密不可分。因此,很多人會關心,如果沒有政策的強推,這個市場又該如何。
首先,我們得從需求去分析,看煤礦上UWB定位項目到底能解決哪些需求。下圖是一個典型的煤礦UWB系統的架構圖。
煤礦UWB系統架構圖,來源:四相科技
煤礦領域使用UWB定位主要基于兩個方面的需求:
第一個是礦井人員的實時定位,知道礦井下去了哪些人,每個人都處于哪個位置,意義不僅在于出事故之后方便搜救,也可以對容易出故障的區域設置電子圍欄,并對人員進行提前預警。
第二個就是井下運輸車輛的軌跡管理,尤其是大型煤礦的地下礦井眾多,對于礦車進行管理可以規避礦車之間的相互碰撞,以及礦車與人碰撞。
而這兩個需求的核心就是“安全”。眾所周知,煤礦是一個高危行業,雖然近些年,煤礦的安全性提升了很多,但根據公開的數據,每年死于礦難的人數依然有數百人。
中國煤礦歷年死亡人數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物聯傳媒統計
因此,出于管理的需求,煤礦場景對于定位技術的需求是非常硬性的,即便是沒有UWB技術,也會采用其他的技術。
而UWB技術在煤礦領域能否落地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價格。
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UWB定位基站價格已經降到了2000-3000元區間,而在煤礦領域的基站因為有煤安防爆、遠距離、高實時性、高等級防水防塵等要求,成本會稍貴,但整體上市場對這個價格的接受度已經提升了很多。
早在10多年之前,煤礦就已經開始采用定位方案,不過當時主要用的是有源RFID, UWB定位技術的方案精度與性能遠優于RFID技術,所以,UWB定位在煤礦領域已經有了大規模商用的基礎,而政策的加持之下,落地的速度也將會更快。
寫在最后
UWB定位技術最近一兩年內,在蘋果、三星、小米、NXP等大廠的帶動之下,已然成為科技圈的“靚仔”。不過大廠們關注的都是如何將UWB產品在C端進行使用,比如說,Airtag、一指連、一鍵連等等。
不過,Airtag目前的市場反饋平平,因為需要使用到精準定位能力的C端場景還在培育與摸索中。
而與此同時,在煤礦這樣的B端市場,雖然沒有百倍千倍增長,數億或者數十億連接數量這樣的故事可講,但是UWB在很多場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實用價值決定商業價值,UWB的B端市場同樣值得期待。
8月6日—9日,2025礦業前沿與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年會在湖北黃石·聞泰花園酒店隆重舉行,年會主題為“大模型加速礦山數智化轉型”,四相科技攜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智能化方案與裝備亮相這場年度盛會。本屆年會由中國有色金屬學會攜手大冶有色金屬集團控股
港口作為全球物流樞紐,對經濟貿易、城市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為提升港口運營效率、安全水平,促進港口可持續發展,信息化轉型已成為必然選擇。一、建設人員定位系統的必要性?港口作業環境復雜、區域廣闊,且人員和機械設備交互頻繁,易出現監管盲區
醫療領域中,三大中心是指胸痛、卒中和創傷中心,為規范診療流程、加強區域協同、提升救治效率,信息化建設成為了促進三大中心高質量運行的重要基礎和質控工作開展的重要支撐。目前三中心建設全國已形成一定規模,但是在信息化建設質控指標上報方面還存在上報